記得我真正喜歡上青峰這樣倔強性格的時候是在我看完小巨蛋的DVD之後,我愛上了壹個這樣的他,倔強,堅強,有無數美好的想法,總是那麽那麽溫柔的把這個世界收在手心。
這也讓剛強的他在打粉心目中樹立了壹個非常Man的形象,雖然有許許多多的人質疑他的娘,但是他無疑是我見過最堅強的男人。
可是這個堅強男人的心裏或許壹直醞釀著壹些感傷,這和以往笑點很低的他不太壹樣,也和那個剛強有力的他截然不同,夏 狂熱專輯中的近未來,讓我真切的了解了這樣壹個他。
無論打粉們相不相信,我和青峰的想法很接近,我不喜歡這樣子的社會,甚至不喜歡和世俗中的所謂“朋友”打交道,不喜歡遵守世俗的種種被“尊重”貼上標簽的行為,因為我生活在壹個很逆向的環境裏。所以我就是壹個特立獨行的人,從來都不按理出牌,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但我常說的壹句話就是,我喜歡我自己就是了,管他們喜不喜歡,那幹我屁事。
在觀看小巨蛋的DVD時,我真的愛上了這樣壹個青峰。
直到我開始關註吳青峰這個人物,關註他的每壹句話,每壹首歌,發現自己與他那麽相近。
今天回家的時候,有將近30分鐘的路程,我壹直都在聽《近未來》,我聽到了他的心裏話。
同張臉同時間換個地點
或是同地點同時間速食陌生的臉
在渴望的夢中尋歡幾遍
已經將現在都變成未來的舊照片
愛追求到最後只剩零碎
我們也只能選擇跟幸福擦肩
交替的身邊的不同氣味
沈澱出所有殘缺的不可或缺
夏日已老我已熟悉黑夜
所謂《近未來》便是越來越接近未來。從整首歌的表達形式看來,不難看出,青峰在用壹個漸進的方法,告訴我們他的心理變化。
在渴望的夢中尋歡幾遍
已經將現在都變成未來的舊照片
在這壹句裏看出,青峰壹直活在自己所想象出的世界裏,因為他對於現實有太多的不滿,所以只能在自己憑空捏造的虛無世界中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他非常相信自己的未來,他覺得只要是按照這樣的方式生活下去,在未來的日子裏想起現在的自己他會驕傲,這是壹個很有紀念色彩的事情。
愛追求到最後只剩零碎
我們也只能選擇跟幸福擦肩
交替的身邊的不同氣味
沈澱出所有殘缺的不可或缺
夏日已老我已熟悉黑夜
這壹段是明顯的,青峰在表達著自己過去的情感觀(這種愛不僅僅只是愛情,青峰更像是在闡述他的生活),壹直都沒有變,不停的追求,卻發現自己追求到得感覺是不完整的,而在自己身邊不斷經過的是不同的人事變遷,這對於他而言是壹種缺損,但他卻認為這是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過程。
當然A段的最後壹段所闡述的是壹個這樣的論點:當我們的熱情,我們的理想和目標漸漸退散的時候,我們會漸漸的發現了解深入這樣的黑暗現實當中。
以上便是A段裏青峰對過去的壹個總結,也是壹個承接點,馬上讓我們更接近現在的青峰。
像盲目的魚群渴望海水
愛情是嘆息燃燒起的壹陣暴風煙
就像沒有路的森林繞了幾回
熱情是刺激欲望必然的反射行為
愛追求到最後只剩零碎
我們也只能選擇跟幸福擦肩
交替的身邊的不同氣味
沈澱出所有殘缺的不可或缺
寂寞已老我已屬於黑夜
很顯然,青峰在現在的過程中,他是盲目的,因為他已經了解了現實的黑暗,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麽來引導自己給自己方向,他缺少的是人生的壹個探照燈,所以現在的他就是只“瞎了眼的魚”並且他缺少了海水。試問魚缺少海水會怎樣?大家也知道,我想這對於青峰無疑是個毀滅的打擊。這是青峰的壹個愛情跡象,他渴望愛情,卻又覺得愛情只不過是欲望,像是突如其來的暴風壹樣猛烈,卻又似煙般幻滅的矛盾心理。
青峰對音樂和生活是很熱忱的,這是所有打粉都看在眼裏的,但我覺得,現在的他用他自己的想法就是非常的笨拙,他明明知道有些東西是根本想不出個所以然的迷宮,他卻偏偏執著地在裏面來回,迷走打轉,而對他而言,此時的熱情不過是欲望之前的壹個短暫的行為。
而他心裏的欲望,到底是什麽?我想整張專輯在我們聆聽過後嗎,聰明的他會給我們個答復。
而現在的生活呢?在B段重復的段落可以看出來,既然他連用了A段,那麽,高學歷的他不可能想不出他現在的生活吧,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他現在的生活,和過去並沒有什麽差別。
最後壹句,確實讓我揪心,青峰目前的感情狀況是否有歸屬都是我們所掛記的,而從這段看來,我們可以肯定,他依舊保持單身,不然他對於愛情不會那麽的渴望,最後落得壹片寂寞。而這樣的東西對青峰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漸漸的,他被黑暗生吞,融入到了現實的殘酷之中。在唱這壹句的時候我真的聽出來他對自己的失望。
慢慢的,我們眼前出現了壹個這樣的他。
像拉鏈般走過街拉開回憶的情節
當然死去的範圍包括妳的某壹面
雖然—先不論多傻—妳也曾幻想
在無花果樹裏尋花
放棄未來的渴盼告別昨日的狂野
明天在什麼世界身邊還會有個誰
失去感情的能力無論要求或給予
曾有的愛還在不在
多少次寧願都重新開始
過去壹直去未來壹直來
只有現在......
他正在試圖打開自己回憶勇敢的去面對過去和現在的陰穢面,而所謂的死去,並不是青峰重現當年抑郁癥的傾向,而是他覺得自己內心鮮活的東西在慢慢的老化慢慢的死去,他甚至覺得,壹直在本來就沒有什麽希望可言的社會裏尋找希望慢慢的變成了壹種傻。而他甚至覺得,這樣的東西,會否老化直至死去?
青峰開始了他從來不會去做的事情,那便是放棄對未來的期待和丟掉過去的驕傲和狂野。他已經不再去管未來是不是還會有不同的氣味交替,他已經失去了去愛和被愛的能力,因為他既沒有資格去要求什麽,又沒有權利被給予。甚至連自己曾經的愛放在什麽位置,還在不在自己身上都不知道了。
這樣的青峰對他來說,無非是骯臟痛苦的,很明顯他討厭發生的事情壹直在不休止的發生,對他不斷的摧毀。
所以他做出了壹個迫不得已的決定—放掉壹切,只麻木的在如此殘酷的社會中過掉現在,其余都不再去管。
聽到這裏的我,不禁把A段和B段以及副歌部分都給默寫了壹遍,那麽我很期待青峰正慢慢靠近的未來。但我開始為青峰感到嘆息,感到從未有過的擔心。可是當我默出了尾段的歌詞之後,這些感覺又重新消失。
因為青峰回來了,他明白,他面對了同壹個時間,同壹處,同樣的人後,他領悟了未來。
雖然他是盲目的迷走打轉,可是浮士德也是壹個活在夢裏的人,他壹直在壹個不可能的社會中幻想著,幻想移山填海,造福人類,讓百姓安居樂業。這對於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這根本就是做夢,而在他的夢裏,他有很多次失去方向,也有很多次遭遇苦難,甚至是被憂愁妖女殺死,可是最後他的靈魂卻得到了天使的救贖。浮士德的故事足以反應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壹個共同點,那便是對未來的強烈呼喚。所以青峰將《浮士德》這個故事作為整首歌的壹個背景主軸。
而青峰認為,就算是再痛苦難熬的黑夜也會有面臨白晝降臨的壹天,所以他只需要堅持,堅持到黑暗度過,新的明天。
而整首歌卻在意味深長的壹句“終於了解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照的進來”中近臨尾聲。這句話確實是青峰最想要表達告訴我們的,他想讓我們甚至身邊的人都明白,如果我們的生命,是完全沒有缺口只是壹片平坦的,那麽陽光只會被壹種完美擋在窗外,照射不進來、希望也就會在這樣的平坦中結束,所以他認為,有陰暗面,有殘缺不是壞事,而是壹種成長,福兮禍兮,卻全在於我們自己。
還未到來
將要未來
就快未來
我想這是最能表現近未來精神和空想社會主義者精神的壹句話,也是青峰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最後總結,壹個漂亮的結束,讓我打心底佩服這樣堅強的青峰,我試問,臺灣樂壇有多少個像吳青峰這樣的音樂人?那些不知所謂的人妳們為何指責別人娘?在妳們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妳們摸摸內心,妳們能否做到像青峰這樣?妳們是否敢於直面自己的陰晦?只有敢與這黑暗對立的人,才是最有資格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人
親們,請妳們記住記住這樣的吳青峰,他是最好的榜樣,他是我們驕傲的對象!是我們給自己心靈以寄托的壹個方向。
青峰,是妳照亮了前方的路,我知道我該怎麽做了,謝謝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