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6, 2009

现实性


照青峰给的指引——

《掌声落下》的“一个用网络膨胀自己的人,他狂热着自己虚拟的模样”便是和《狂热》“狂热于自己真实的模样”对应。
虚拟和真实的对应。

《他夏了夏天》的“知足父母”和《共舞》的“失梦父母”对应。
梦想与失去的对应。

《蝉想》的“一个爱情背叛者的自我审判,他让等待成为自费,背叛了爱”和《无眠》的“一个爱情等待者的自我独白,他无悔于等待,守护着爱”对应。
爱情与自我的对应。

《包围》的“一个被攻击者的自述,他抵抗着言语,不管在水里沉或浮,他追随着堂吉诃德”和《彼得与狼》的“描述攻击者的模样,他们使用着言语,却成了狼嚎,哉着他们的水却等着翻覆他们”对应。攻击与被攻击的对应。
被言语伤害和用言语伤害的对应。

《御花园》的“一个贪官污吏掠夺的行径,得意的是自己,却只有一时而已”和《煽动》的“一个出卖灵魂的人还来后悔的下场,得意的是魔鬼,却成为了永世”对应。
过去和未来的对应。

但其实过去和未来,是从整张专辑来看会更加深刻的。




关于社会性


豆瓣上有个网民写了篇很短的评论,标题是“吴青峰你要怎样?”。然后列举了这张专辑涉及到的内容:劳工、主妇、集体无意识、暴政、虚拟世界、道德挣扎。或许定义得稍微偏激了一些,或者说稍微涉及就被拓宽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这张专辑是苏打绿的现实意识最强烈的一张。

许多人跟我抱怨说,不喜欢这么吵的苏打绿,这么暴躁的苏打绿,还是喜欢《无与伦比的魅力》、《蓝眼睛》、《春·日光》的苏打绿。我总是需要很耐心地跟他们说,我一直都在等现在这样的苏打绿再次出现,这才是他们最初就具备的形态。

就算《春·日光》真的温暖到每个人都流下泪来,我还是想看到《我的未来不是梦》那个时候和阿霈一起蹦跳的吴青峰,我还是想听见《Believe in Music》时尖锐疯狂剧烈的电吉他声,还是想听见《蜘蛛天空》那露骨的咒骂性比喻还有青峰把人都麻醉的一声声“滚出我的天空,滚出我的天空……”我还是想偶尔听长着小胡须瘦得很女生的年轻的吴青峰用很PJ Harvey的唱法拿大声公唱《开到酴醾》。

这些,是你们从来没有听过的吧?




内容来源:
http://shakykuang.blog.163.com/blog/static/12143228620091113674281/

1 comment: